(一)大胆创新,科学规划,招生质量再创新高 通过建立招生预警制度,科学规划,首次实施一本招生,生源爆满,录取新生6701人,报到6589人,平均报到率98.33%(比去年增加2.21%),理科和文科分别超省控线103分和83分,生源质量再创新高。 2018年,我校荣获“2018年河南省招生答疑十佳高校”、“2018年招生宣传创新高校” 、“2018年河南省十大咨询热度高校”荣誉称号。 (二)开展精准指导服务,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遴选181名专兼职教师,组建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团队,采取目标管理、集中培训等方式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出台加强三支队伍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任务及考评方案,并加强教学督导;坚持“1+3+X”模式,采用讲座+实践+咨询,完成就业教育教学任务,开展指导讲座196次。 对报考专升本、特岗教师、公务员、研究生的学生开展分类指导,免费辅导,考取率较去年都有大幅度提高;对197名就业困难毕业生“一对一”精准帮扶,为608名经济困难毕业生争取求职补贴74.28万元。 通过就业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举办招聘会,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2万余个,使离校前初次就业率、最终就业率、年终就业率和正式就业率分别达到65.60%、90.14%、95.80%、59.09%,就业率高位稳定,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2018年荣获省就业教育名师1人、省就业创业研究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市社科联结项项目5项,1名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入选教育部《大学生征兵入伍典型人物事迹》系列丛书。 (三)攻坚克难,创新创业工作再现新突破 举办“2018年就业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培训教师92人次,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提升就业创业教师教学水平;完成创新创业教育、慕课等课程建设,开展SIYB教育156期,培训学生8141人。 修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办法》,推广实施“学生在前台、教师作指导、企业作支撑”模式,多种形式加强团队质量建设。 2018年,我校斩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殊荣。校长刘荣英应邀出席表彰大会,与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同台介绍创新创业典型经验,副校长陈世云应邀接受中国网访谈。12月,校长在河南省2019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上做典型经验交流,引起与会高校的高度赞誉。周凤瑾被省教育厅评定为首批就业指导名师,并受教育厅邀请前往西安为河南省创业新创业教师队伍开展教育培训;3位同志被市人社局认定为大众创业导师,4位同志被市科技局认定为创业导师。我校荣获2018年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团队荣获“互联网+”、“科技创新”等大赛省市级奖项24项,获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1项,省级9项,校级立项109项。 (四)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加强校友会组织建设 校友会的合法化注册工作正式启动。按照新时代校友工作的新要求,历经4个月,我校校友会的合法化注册工作已报经河南省教育厅同意、河南省民政厅核准开展正式筹备成立工作。 持续推动各级校友联谊会组织建设工作,调整北京、杭州校友联谊会组织机构,新建46个专业校友联谊会;校内聘任298名班级校友工作理事。 搭桥牵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友联谊活动。举办北京、深圳、杭州校友会年会(论坛)、深圳校友读书研讨会以及教学院专业校友联谊活动9次;举办第三届毕业季校友歌会和6期校友创业大讲堂;出版2期《南阳理工校友通讯》。 (五)其他工作 1、全力做好与南召县“校地结对帮扶精准扶贫行动”,鼓励教职工和在校大学生到被帮扶县领办、创办企业,积极引导毕业生到被帮扶县实现就业,认真做好人才帮扶工作。 2、保质保量完成中医学专业认证整改的相关工作,受到校内相关单位的高度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