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 南阳理工学院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信息来源:招生就业处 发布日期:2025-04-14


    各教学院: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精神,经研究决定举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南阳理工学院校内选拔赛。为组织好校赛相关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比赛目标

    根据国赛“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更协同”的总体目标,本届校赛的主要思路是力争做到“六个深”。

    (一)深化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探索形成各学段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链条,加快培养“敢闯会创”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

    (二)深度创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发展的有关指示精神,以比赛为抓手,激活广大青年创新创业活力和创造力,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南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深根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涵养青年学生家国情怀,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打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根基。

    (四)深挖资源。紧紧围绕南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业强市战略、科教振兴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政、校、企优质资源,汇聚全社会力量,支持大学生创业就业并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五)深入人心。将红色青春和绿色发展融入“青年红色筑 梦之旅”活动,积极引导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 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师生扎根基层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六)深度协作。充分发挥校赛平台纽带作用,协调和调动各方力量,促进产教融合、学段衔接,促进优质资源互联互通,助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及项目落地转化,营造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共同合作、互相支持的良好生态。

    三、主要任务

    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强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领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把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四、赛事安排

    1.院级初赛(截至430日)

    各教学院须研读各赛道参赛要求和评审规则(附件12),指导项目团队按照项目类别、赛道进行申报,并于430日前完成院级初赛选拔及校级复赛项目推荐的工作。(附件12均为往年文件,仅供参考,如有变化,省赛通知发布后将另行通知。)

    各学院在430日前举行院级初赛,选拔出38个优质项目进入校赛,并于2025430日之前将《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学院推优汇总表》上报大赛组委会,申报数量将作为评选校级优秀组织奖的参考之一。推荐的项目需提交项目展示PPT,并以院为单位发送至邮箱:524461872@qq.com

    根据往年情况,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预计在20245月启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线上报名工作,各学院应申报项目数量按各学院学生人数的50%的比例执行,申报项目数量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体系,计入各学院上报项目总数,具体填报时间将另行通知。

    2.校级复赛5月上旬)

    通过院级初赛遴选推荐校赛的项目,大赛组委会将邀请校外创新创业导师、行业企业专家作为评委,遴选出优秀项目参加校级决赛。

    3.校级决赛5月中旬)

    招行就业处将邀请资深创新创业专家、国赛省赛评审专家等作为决赛评委,进行线下答辩评审并现场打分。最终结合省赛指标,根据成绩排名按组别确定推荐参加省赛的项目名单并公示。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创新大赛竞赛的组织工作,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保竞赛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学院领导要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为参赛团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同时,要加强与学校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确保竞赛组织工作高效、规范、顺利进行。

    (二)加强宣传,注重衔接

    各学院做好竞赛的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各种宣传渠道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和舆论导向,积极开展赛前宣讲、交流分享或培训活动,发动更多学生参与本届大赛。同时要注重与以往同类大学生学科竞赛的衔接,持续发力,打造优秀精品项目。

    (三)深度挖掘,整合资源

    各学院要充分发挥本单位科研平台的育人功能,充分利用师生取得的先进科研成果与专利成果,深度挖掘在国内外其他知名赛事中获奖的项目,如“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从中推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项目积极参与竞赛。

    联系人:程老师,电话:6223 2556

    六、附件

    1.各赛道参赛要求

    2.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审规则

    3.2025年第十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推优项目汇总表

     

                 南阳理工学院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组委会

                 2025414